2013年心理學312真題全面解析(三人行)(3)

  61.某測驗用百分等級表示測驗結果,其受測者的測驗結果低於平均分的一個標準差。他在該組被試中的百分等級是(B )

  A、10 B、16 C、34 D、50

  62.如果要建立兩個測驗的等值關係,這兩個測驗須滿足的前提條件是( D)

  A、信度相等 B、長度相等 C、效度相等 D、測驗總分的標準差相等

  解析:三人行友情提示,實驗方法精講班講義上有關於等值的詳細說明。

  63.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用來測評學生學習效果的單元小測驗屬於(C )

  A、標準化測驗 B、常模參照測驗 C、非標準化測驗 D、自适應測驗

  64.能夠反映估計量精確性的統計量是( A)

  A、標準誤 B、標準差 C、方差 D、四分位差

  65.在下列測驗中,以卡特爾的流體與晶體智力理論為基礎編制的智力測驗是( )

  A、認知評估系統(CAS) B、考夫曼兒童評定成套測驗(K-ABC)

  C、區別能力量表(DAS) D、一般能力傾向成套測驗(GATB)

  二、多項選擇題:66~75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66.影響有意注意的因素有(ABCD)

  A活動目的和任務

  B間接興趣

  C活動組織

  D人格特徵

  67動覺感受路分布的部位有(BCD)

  A半規管B關節C肌健D肌肉

  68下列選項中屬於趨一避動機沖突的有:(ACD)

  A進退維谷B忠孝難兩全C愛吃巧克力卻擔心發胖D想請人幫助又怕被拒絕

  70根據維果茨基的觀點,心理機能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標誌有:(ABCD)

  A心理活動的隨意機能B心理活動的個性化C形成以符號為中介的心理結構D心裡活動的抽象一概括機能

  71下列學習與教學方式中,不屬於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倡導的有(AC)

  A精境學習B接受學習C個別化教學D支架式教學

  72下列關於信號檢測論ROC曲線的描述,正確的是(AB)

  Aβ值的改變獨立于d’值的變化

  B曲線上各點代表的是相同的辨別力

  C曲線離偶然事件對角線越遠,表示被試的辨別力越強

  D曲線離偶然事件對角線越遠,表示被試的判斷標準越高

  73無覺察知覺存在的證據主要來自(CD)

  AStroop啟動實驗 B實驗性分離實驗 C盲視研究D單側忽視研究

  74概化理論采用方差分析法分節測量數據的總體方差,通常把數據總方差分解為(AB)

  A目標主效應方差 B測量側面效應方差C各種交互效應方差D相對誤差與絕對誤差的方差

  解析:三人行友情提示,戴海琦《心理與教育測量》p301。

  75下列關於卡方檢驗與方差的分析的表述,正確的有(AC)

  A兩者都是無方向性的檢驗方法

  B 卡方檢驗的方差分析都必須做齊性檢驗

  C 卡方檢驗屬非參數檢驗,方差分析屬參數檢驗

  D 卡方檢驗與方差分析都要求測量數據呈正態分布

  三、簡答題:76~80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76 簡述內部言語的含義及特點。(三人行友情提示,《核心習題集p50》)

  【參考答案】

  (1)內部言語是一種自問自答或不出聲的語言活動。內部言語是在外部言語的基礎上產生的。

  (2)內部言語與外部言語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沒有外部言語就不會有內部言語﹔如果沒有內部言語的參與,人們也不能很好低進行外部言語活動。

  (3)內部言語具有以下特點:

  隱蔽性:內部言語是一種不出聲的語言形式,但是語言器官發出的動覺信號在內部言語中起著重要租用。

  簡略性:內部言語不是一種直接用於交際的語言,它不存在別人是否理解的問題,因而常常以十分簡略、概括的形式出現。

  77. 艾賓浩斯以自己為被試,采用機械重復記憶的方法,對遺忘規律進行定量研究,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使用的材料是什麼?

  (2)測量記憶保持量的指標是什麼?

  (3)用簡圖畫出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

  (4)實驗的結論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無意義音節:若干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例如BAZ

  (2)保持量指標:節省率。重學時比新學時節省的朗讀時間百分數。

  (3)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

  (三人行友情提示,繪圖要點是先快後慢,最後變化很小,遺忘和保持都是時間的函數)

  (4)實驗的結論: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保持和遺忘都是時間的函數。遺忘的過程最初很快,以後逐漸緩慢,所以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後慢。

  78. 簡述兒童伙伴關係的作用。

  答:(1)同伴可以滿足兒童歸屬與愛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為兒童提供了學習他人反應的機會。同伴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強化、模仿和同化的機制實現的,同伴榜樣在兒童行為和態度的改變上具有很大的作用﹔

  (3)同伴是兒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參考框架。同伴既可以給兒童提供關於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為兒童與他人比較的對象。

  (4)同伴是兒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個來源。

  (5)另外,早期的同伴關係不良將導致以後社會适應困難。

  79簡述心理測驗編制的基本過程(三人行友情提示,《核心習題集》p287。)

  【參考答案】

  1、準備階段:確定目的與制訂計劃

  (1)確定測驗目的。首先選擇測驗對象,其次明確測驗用途,是要對被試做描述,還是做診斷,或是選拔和預測,然後分析測驗目標,將目標轉換成可操作的術語,即將目標具體化。

  (2)擬定編制計劃。實際就是編制測驗的藍圖,通常是一張雙向細目表,指出測驗所包含的內容和要測定的各種技能,以及對每個內容和技能的相對重視程度。

  2、正式編制階段:產生測題以及預測與合成測驗

  (1)產生測題。包括收集有關資料,資料要豐富,有普遍性﹔選擇測題形式,是紙筆測驗還操作測驗﹔編寫並修訂測題,包括寫出、編輯、預試和修改等過程,在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測題之前,這些步驟是不斷重復的。

  (2)預測與合成測驗。要做以下幾項工作:預測和復核,實際就是進行項目分析﹔再測和復核,選取來自同一總體的另一樣本再測一次,並根據其結果進行第二次項目分析,看兩次結果是否一致﹔項目選擇和編排,選出性能優良的題目加以适當的編排,組合成測驗﹔等值副本的編造。

  3、完善階段:將測驗使用標準化與編制使用說明

  (1)測驗使用的標準化。包括測驗內容標準化、測試過程的標準化、評分計分標準化和分數解釋標準化。測試過程包括指導語的要求和時間限制。

  (2)測驗的使用說明。包括鑑定測驗的基本特徵和編寫測驗指導手冊。(

  80.研究者欲研究某城市居民環境保護的動機類型(A因素:短暫動機、長遠動機)和環保行為(B因素:宣傳、批評、治理)對所在社區環境質量的影響。研究者采用組間設計,每種處理方式下研究310位成年居民,下面是尚未填寫完畢的研究結果的方差分析表。請給出方差分析表中     對應的數值。

變異源   SS   df  MS   F組間        A 280 1 280  B 48 2 24  A×B 120   60  組內 540      總和        

 

  【參考答案】

   =280+48+120+540    =120/60   =6×10-2×3   =540/     =280/ 

  所以: =988  =2  =54  =10  =28

  四、綜合題:81─8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81.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可以發現,智商高的人在婚姻關係、子女養育、職場适應等方面並不一定成功。請根據薩羅維和梅耶的“情緒智力”觀點加以分析與闡述。

  【參考答案】

  (1)薩羅維和梅耶認為情緒智力包括四個方面:准確地覺察,評價和表達情緒的能力﹔接近並產生情感以促進思維的能力﹔理解情緒及情緒知識的能力﹔以及調節情緒以助情緒和智力發展的能力。

  (2)智商高的個體並不一定情商高。智商往往強調能力的認知因素,體現的是個體在認知方面的成就。而情緒智力強調的是能力的情緒因素。

  (3)情商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者認為情商在個人成就中的比例占80%,認知智力衹占20%。另外,情緒智力影響著個體的學習和工作﹔影響著人的社會行為﹔影響著個體的心理健康。如果一個智商很高的個體,但是不具備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且性情孤僻,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較好低調整心態,排解壓力,他也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功。所以智商高的人並不一定能在婚姻關係、子女養育、職場适應中取得成功。

  82試述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並章例說明如何應用該原理來培養和塑造兒童的良好行為。

  【參考答案】

  操作性條件反射這一概念,是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他關於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的實驗,是在他設計的一種動物實驗儀器即著名的斯金納箱中進行的。箱內放進一衹白鼠或鴿子,並設一槓桿或鍵,箱子的構造儘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動物在箱內可自由活動,當它壓槓桿或啄鍵時,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下方的盤中,動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裝置記錄動物的動作。斯金納通過實驗發現,動物的學習行為是隨著一個起強化作用的刺激而發生的。

  這一理論說明的是因外部刺激而矯正行為的過程,其主要觀點如下。(三人行友情提示,請同學們根據以下提示,自行舉例。)

  (1)把重點放在外顯的行為之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動機、需要的滿足等內部心理方面。

  (2)強調環境條件和刺激,但並不否認人們具有需求、價值、信念以及

  (3)討論的重點是:先行的刺激一反應行為一行為的結果。

  (4)此理論的核心是:如果一個人做出組織所希望的行為,那么組織就與此相聯繫提供強化這種行為的因素﹔如果做出組織所不希望的行為,組織就應該給予懲罰,據此,就讓組織成員學習組織所希望的行為並促使組織成員矯正不符合組織要求的行為。因此,也把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稱為強化理論或行為學習理論(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ies)。

  此理論斷定,行為和誘因機制之間的時間間隔越短,以及誘因機制的價值越大,對行動的影響就越大。

  83.人們發現,大腦兩半球對情緒性信息的加工是不對稱的,在腦功能指標上存在著偏側化現象。有兩個理論對此加以解釋:半球優勢假說認為,衹有右半球負責對情緒的加工﹔效價假說認為,不同效價的情緒是由不同的大腦半球進行加工的,右半球主要加工消極情緒,左半球主要加工積極情緒。

   請設計一個混合實驗檢驗這兩種假說,並簡要說明需控制哪些主要額外變量。

   什麼樣的實驗結果支持半球優勢假說?

   什麼樣的實驗結果支持效價假說?

  解析:三人行友情提示“混合實驗”要有組間變量也有組內變量。

   (來源:三人行教育)

Open all references in tabs: [1 - 1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