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飛向未來》講述了一個13歲淘氣男孩許願“成為大人”的故事,但當他如願變成大人後,由於精神跟不上身體的成長,經歷了種種痛苦。
現實中,一些家長也惊訝地發現,自己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小學生也敢大膽地表達“愛情”了,男女同學互相傾慕、傳紙條、發短信……種種“早戀”跡象從中學提前到了小學,並有上升趨勢。
悸動的青春讓孩子困惑、家長困窘,為家庭、社會和未來埋下了不安的種子。面對悸動的青春,我們究竟如何應對?
20年前,“早戀”發生在高中﹔10年前,“早戀”發生在初中﹔如今,“早戀”已經進入小學──
1.誰“催熟”了我的孩子
“現在已經六年級了,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分開了,真的很傷心。”稚嫩的字跡讓人難以想像,這竟是一個小學生的“情書”。前不久,廣州某小學開展青春期教育,將早戀題材話劇搬進了校園,原本屬於“大孩子”的青春期,現在也逐漸成了“小不點”的困扰。
“我是小學生,已經四年級了,我們班很多人都有喜歡的人,偷偷戀愛,我發現我也有喜歡的人,怎么辦呢?”20年前,“早戀”發生在高中﹔10年前,“早戀”發生在初中﹔現如今,“早戀”已經進入小學。懷著朦朧的“喜歡”,有的小學生向異性表白,並且一本正經地談起了“戀愛”。有資料顯示,現代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年齡普遍提前,大部分學生在五六年級就已經進入青春期。
誰“催熟”了我的孩子?有焦慮的家長這樣問。其實,答案並不復雜。
可以說,從在媽媽懷裡吃奶開始,孩子就在和大人看一樣的電視劇,各種內容防不勝防﹔上網一不留神就會蹦出美女,輕按鼠標就會邁進“陷阱”﹔垃圾色情短信不請自到,學生們相互轉發,樂在其中……“男人不壞,有點變態﹔男人不流氓,發育不正常。”這是一學生家長在兒子手機上看到的短信。
飲食不當也成為一些孩子早熟的生理原因,比如蛋白粉等保健用品可能造成女孩提前發育﹔長期食用含催熟劑和保鮮劑的反季蔬菜水果,會導致一些孩子發育紊亂﹔經常吃含有激素的肉類快餐、膨化油炸食品等會使孩子性早熟。
吃著防不勝防的激素類食品,耳濡目染本不該接触的成人社會,孩子們的早熟也就不足為怪了。
“隨著青春期的發育,異性之間的交往是正常現象。”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心理學者沃建中指出,從發展心理學來講,幼兒園階段是無性別差異階段,小學低年級認識到性別差異,小學四年級後兩性間的疏遠期開始,比如在課桌上畫“三八線”,之後懵懂的感情開始萌芽。“早戀”是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
青春期的孩子生長髮育迅速,心理、生理處於突變階段,是一個人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和性格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會出現叛逆、沖動、好奇、喜歡群體行動等傾向。在缺乏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情況下,一些孩子容易走向歧途。據了解,未成年人犯罪近年來向低齡化發展,從犯罪類型看,以財產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為主,且多為團伙犯罪。
青春期的問題,就像“假性近視”,看起來很嚴重,其實還沒發生“器質性病變”。“知心姐姐”認為──
2.友善對待勝過強烈反對
“兒子上中學了,我去給他開家長會。班主任笑眯眯地對我說:‘妳兒子很有眼力,看上我們一個女生,這女生學習又好又漂亮,可這女生沒看上他,妳兒子很苦惱。’”面對兒子的早戀跡象,“知心姐姐”盧勤是這樣想的:“直接查問兒子,他一定認為是老師在‘告密’,影響他對老師的信任﹔不聞不問吧,又覺得不夠意思。”思來想去,盧勤寫一個紙條放在兒子的電腦上,上面寫了三句話:“一個國家強大了,別的國家會跟妳建交﹔一個人強大了,別的人會跟妳友好﹔一個男人強大了,好的女人自然會來找妳。”以後,娘兒倆再也不說這事,兒子自覺地從青春浪漫中走了出來。
盧勤認為,孩子處在青春期中期時,異性對他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必須适應與異性浪漫交往時產生的矛盾情感,同時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時候,如果父母強烈反對他們與異性交往,他們會抱怨父母給的自由太少,進而會在情感和行動上與父母產生強烈對立。友善的朋友式關係,會比強烈反對效果更佳。
發現孩子早戀,對很多家長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或“刑訊逼供”、圍追堵截,或軟磨硬泡、苦苦哀求,雖然軟硬兼施,但往往效果不佳。對此,應該怎么辦?
沃建中認為,“黃河的水是堵不住的,最好的方法是疏。遇到這樣的問題不能馬上下結論,父母應該給孩子自己交往朋友的空間。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理性引導,這樣可對兩性關係起一種延緩作用,而不是阻止作用,讓孩子明白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是正確的。”
“男孩女孩,男生女生,男人女人,這是一個人長大的必經過程,任何人都不可回避。認識異性,是成長中的必修課。”盧勤認為,這一課,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上,青春期性教育知識尤其應該父母與孩子一起學。“青春的路上,我們和孩子應該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執行主任楊軍認為:“青春期衹是個放大器,成長中一直就有歡樂、痛苦、矛盾和糾結,衹不過在特殊的生理、心理環境下被放大了。用什么心態面對青春期,對家長來說尤為重要。”他認為,青春期的問題就像是“假性近視”,很多問題看起來到了嚴重得不可收拾的地步,但其實還沒有發生“器質性的病變”,及時糾正和引導,一切都能重回平靜,否則弄假成真,後果不可想像。
青春期教育在青春期之前就應開始了。楊軍說,孩子出生後就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發現他的問題,培養他健全的人格,這樣當青春期時,家長才能做到儘可能地給他時間和空間,讓他經歷成長的痛苦,适時給他引導,等待他從一衹可愛的小青蟲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一紙規定解決不了早戀問題,簡單地推給家長也不是盡職之舉,青春之歌不是獨奏,不是小合唱,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坦誠互通──
3.共同唱響青春交響樂
“在馬路上如果遇到我的同班女生,我會大聲地喊她的名字。”浙江省蘭溪市的一名小學生雖然才上二年級,但已開始對異性表露出喜愛之情。山東滕州市一名三年級學生則直言不諱:“因為我是班草,所以我要和班花在一起。”
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到來,一些家長渴望得到應對之策和解決之道。南京市12355青少年服務台推出了“父母學堂”。“讓孩子自主”、“放手也是一種愛”、“陪孩子走過青春期”,就是“父母學堂”連續推出的主題講座內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宋梅是走進“學堂”的主講老師。“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現是什么?家長該如何對待逆反的孩子?”宋梅結合自己的在校調查,通過生動的圖畫展現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家長了解、鼓勵和接納孩子,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受益匪淺。
科學地教育和引導學生度過青春期,教給孩子正確與異性相處,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也是中小學教育的應有之義。作為學校,切不可以一紙規定“學生不得談戀愛”而免責,也不可簡單地將談戀愛的孩子交給家長了事。
“作為家長,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浙江蘭溪市學生家長張淑星說:“我希望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師不要一味地向家長和孩子本人指責他的行為,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尊重。這樣我的孩子才能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向大人敞開心扉。”
杭州市民毛慧君的孩子在杭州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東城實驗小學二年級上學,她高興地告訴記者,孩子的班主任建了一個QQ群,所有孩子家長都會在群裡面交流心得,分享自己和孩子之間的問題,也會討論早戀等青春期問題。她認為,學校和家庭間、家長和家長間、家長和孩子間建立良好的交流溝通機制,對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有很大幫助。
青春之歌不是一個人的小夜曲,不是一個家的小合唱,青春路上,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的網絡,為青少年創作生產更多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加快綠色互聯網建設,切實遏制網絡色情暴力信息蔓延,為青春期的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唱響的交響樂。
少年強則中國強,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目前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屆時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中堅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關愛青春期的青少年,既是家事,也是國事、天下事。張爍 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