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會患上「過年恐懼症」呢?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年輕人不重視傳統、缺乏面對面的交際能力、而長輩思想較保守、對後輩的關心變相會轉化成為壓力等,均是年輕人害怕過年的成因。
厭倦繁文縟節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家鮑偉豪強調,在醫學及心理學上,「過年恐懼症」並不是一種疾病,但他認為,由觀察所見,的確有不少年輕人存在害怕過年的負面情緒。對於年輕人對傳統禮節感到厭倦,鮑偉豪指出,現在的年輕人相較以往而言,並不那麼重視傳統禮儀,但他們不是沒有禮貌,而是認為沒有必要過於「形式化」地去表達,所以才會對某些「繁文縟節」感到厭倦,不願意配合長輩去執行。
對於年輕人害怕與長輩應酬,被長輩問及戀愛、結婚、生子或工作等問題,鮑偉豪認為,長輩的思想比較保守,他們對後輩的關心較為直接,無非就是希望後輩成家立室,所以問題也就離不開戀愛或工作等人生的重要領域,不過,這種關心有時候會加入一定的「期望值」,如「你要快啲搵個男朋友」、「如果你都好似表哥咁叻就好啦」等,都會變相成為後輩的壓力,令後輩困擾。
缺乏交際能力
鮑偉豪補充,對於上述的「害怕」,年輕人也應該檢討自己。科技的發達造成溝通方式的改變,年輕人習慣透過訊息文字來溝通,相對而言缺乏了面對面的交際能力,既不習慣和一班人一起聊天,也不懂得應該如何應對長輩的關心,更把這種關心負面地想成是一種「囉嗦」或「煩惱」,甚至因而表現出不滿的情緒,破壞了新年喜樂融融的氣氛。
要面子耗銀紙
對於新年對年輕人所造成的經濟壓力,鮑偉豪認為,這是源於文化所造成的問題。中國人向來好面子,過年更要做得「好好睇睇」,孝順父母的利是錢一定不能比平時的家用少,而派給後輩的利是最少也要20元,大陸的利是更是「百元起跳」,除此,人們普遍相信過年要有新氣象,所以會購買新衣服、新鞋子,在短時間內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