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講座:人際地雷多慎防臨界點爆破


左起:吳宗文牧師、梁林天慧、楊慶球博士及葛琳卡博士。(圖:拉法基金會) » 左起:吳宗文牧師、梁林天慧、楊慶球博士及葛琳卡博士。(圖:拉法基金會)

不少關係都無可避免地出現裂痕,衝突引發的臨界點甚至會將建立多年的親密關係毀於一旦。拉法基金會繼9月初的「不能避免的衝突」講座後,本月12日進一步舉辦「面對衝突臨界點如何剎掣──從心理學、社會教育、宗教、文化探討處理將爆破的衝突」講座。葛琳卡博士、吳宗文牧師、梁林天慧博士和楊慶球博士的見解讓信徒明白如何拆解即將爆破的人際地雷。講座吸引約450人參加,座無虛席。
葛琳卡﹕釋放核心情緒才能克服衝突
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葛琳卡博士說,心理臨界點指人類面對衝突時無法抑制情緒的失衡狀態。為免臨界點爆破必須克服衝突帶來的情緒反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操練面對痛苦的能力。

她說,面對衝突臨界點的反應因人而異,例如逃避、吼叫、訴諸暴力等,所以必須先了解自己情緒高漲時的身體反應﹔當發覺身體不受控時,就要承認自己當下情緒強烈,需要靜下來整理思緒。接著可透過禱告、深呼吸、散步等方式消除負面思想。心情稍為放鬆後,可透過繪畫、雕刻等探索牽動情緒的相關記憶,從而制訂有效對策處理人際分歧。研究顯示,重複四次寫下事件帶來的困擾,對促進精神健康甚具成效。

葛博士續說,不少人會將不喜歡自己的感受或特質投射在別人身上,以致沒法釋放真實情緒,即適應原始性情緒 (Primary Emotion)。「一些人表面上感到哀傷,實際上隱藏怒氣,但因害怕破壞關係而敢怒不敢言﹔又有些人容易動怒,心底裡其實充滿哀愁,但為免讓人暴露脆弱一面而不願表達內心所需。」由此可見,若不能抒發真實情緒,即使再三發洩也是治標不治本。

葛博士又以運動作比喻,「當身體運動至某一階段會筋疲力盡,但只要持之以恆就會形成習慣,令體魄更強健。同樣,勇於面對人際衝突上的臨界點,即使遍體鱗傷仍不放棄,且保存善良品格,生命就會成長起來,進入新境界。」

吳宗文﹕易地而處達致和而不同

播道會港福堂主任吳宗文牧師嘗試從中國文化的角度剖析衝突,他說衝突是人類一種持久普遍的現象,小至孩童爭吃糖果、辦公室政治,大至拉布等議會抗爭,可謂無處不在。而歷史悠久的文明社會多以根深蒂固的文化去處理紛爭,例如中國人家庭強調長幼有序,年幼者不能逆年長的旨意。此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觀念以致一切爭拗都在私下解決。

他說:「這種以順服權威達致以和為貴的觀念,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只是將負面情緒藏在地毯底。當臨界點燃燒時,就像火藥庫爆炸般一發不可收拾。例如一對夫婦吵架,妻子竟拿對方十多年前不願送婚戒一事來翻舊賬,破壞力強勁。」

吳牧師認為要按照《聖經》真理評析中國文化的優劣,才能與傳統兼容並蓄。「中國文化『陰陽互補』觀強調凡事皆有兩面。很多時候,人際衝突源於兩人都堅稱唯獨自己一方正確而產生矛盾。倘若我們嘗試易地而處,會發現情況並非『我對你錯』般極端,只是各自觀點不同而已。」所以當兩人各執一詞、爭持不下的時候,應該離開現場冷靜思緒,退半步視察彼此堅持的理據。重新會面後,即使向對方重搥出擊,亦要先包上一層糖衣,以免將衝突化作殺傷力強大的武器,從而實踐「和而不同」的美德。

吳牧師進一步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西方著重辯証,強調真理愈辯愈明﹔東方則除了講求道理外,亦兼容情理和事理,認為法律不外乎人情。」

那麼,基督徒怎樣履行公義之餘,同時顧念情誼呢﹖吳牧師分享一個真實故事﹕「我認識一位任職公司高層的弟兄,他的下屬同時是教會組員。某日,他得悉這位下屬犯了法,身為上司必須秉公處理,但作為教會弟兄又要維繫屬靈友誼。面對這個兩難局面,他決定向廉署舉報這位下屬。另一方面,又積極為下屬聘請律師。」

梁林天慧﹕自求多福引致社會不公

梁林天慧博士從社會教育的角度分析,香港回歸後日趨激烈的衝突正體現「港人治港」的一面。「在殖民地年代,重要的社會政策必須由英國駐港高官制定。97年以後,華人政務官才掌握擬政權,他們制定的措施經常引起廣泛迴響,這種熱切關心社會的討論,是多元開放城市不可或缺的。」

可是,香港公務員素來抱著「自求多福」的態度工作,欠缺為民服務的公益概念,導致施政不得民心﹔不少市民亦只顧及自身利益,每逢政策涉及個人福祉時才發表意見,這種思維在基督教圈子中同樣普遍,「更甚者,是教徒只按從政人士信不信主來衡量稱職與否,並且視教會牧者的政見為金科玉律,並沒有就社會議題作獨立思考,令信仰與日常生活分割。」

這種自以為義的心態,無疑限制了社會公義的彰顯。她續說,基督徒要以初期教會信徒那凡物公用的態度關心社會。「有了敬虔,還要加上弟兄相親相愛;有了弟兄相親相愛,還要加上愛心。」(彼後1:7)亦說﹕「在父神看來,純潔而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被世界玷污。」(雅1﹕27)等經文都指出敬虔不僅限於「個人」層面,還應用在信徒間以至社會上受欺壓的貧苦大眾。唯有大眾放下自身利益,為他人著想,才能化衝突為公義。

談到衝突的「臨界點」,她認為中國人往往怯於權威而敢怒不敢言,將憤怒埋藏在地毯底。為免臨界點爆破,她建議雙方在情緒高漲時冷靜思考,接著以較長時間「拆彈」,並在適當時候尋求中立人士協助。

她又引用黃成榮教授的「復和會議程序」五步曲說,「雙方首先在談判時講述事情的經過與影響,並且分享感受。分享後稍作休會,讓雙方分別與支持者會面商議,然後在復會時彼此擬定解決方案。」梁林博士強調,談判時應聚焦於解決問題上,不宜歸咎某一方。在對方發言時要專心聆聽,給予適切回應,切忌惡言相向,亦要避免受對方的情緒影響。

楊慶球﹕排斥異己加深敵我矛盾

加拿大恩道華人神學院院長楊慶球博士則認為,將人分派定性是衝突的主因之一,例如只根據為政者是建制派或泛民主派來衡量政治道德,視明光社為「道德塔利班」等,這與共產黨以階級決定人性可謂異曲同工。這種標籤效應容不下理性對話,最終導致誤會加深,紛爭連綿。

他指出,耶穌教導「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既然人有上帝的形象,那麼隨便辱罵弟兄不但不尊重人,而且不尊敬上帝。再者,雖然《以弗所書》裡提到「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但並不表示上帝只允許一種聲音、一類見解,相反神賦予各人不同恩賜,有作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各人都領受神的啟示,卻沒有人擁有全部真理。所以要聆聽各方意見,並尊重別人,用愛心說誠實話。

那麼,處身於敵我分明的世界,基督徒應怎樣遵主意行呢﹖楊博士認為,耶穌基督在二千多年前面對宗教勢力以至極權政治的壓逼時並沒有以暴易暴,反而俯首卑微,且甘願命懸十架,「既然耶穌已用性命為信徒換取自由,而耶和華亦應許我們『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我們就毋懼權貴,以不亢不卑的態度面對爭端。」

年會之第三場講座「衝突的善後-從心理學、社會教育、文化及神學尋找衝突後的出路」將於11月2日晚上7至10時,於尖沙咀潮人生命堂舉行。除了大型講座外,主辦單位亦會舉辦以衝突為題的工作坊,詳情請瀏覽拉法基金會網頁(http://www.raphahk.or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