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學者講述中餐館百年變遷:酸甜苦辣誰人知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美國《僑報》報道,華人在美移民歷史百年,如今這一歷史在華裔學者筆下得到系統真實的展現。曾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任職40多年的心理學華裔教授勞思源(John Jing),日前在波特蘭中國城舉辦講座並售書,吸引了中國城附近300多民眾前來聆聽。他講述的美國華人餐館百年發展史讓在座的聽眾無不為之動容。 

  全美國有超過4萬5000家中餐館,超過麥當勞連鎖店。究竟是什麼讓中餐廳在美國發展到如此壯大?勞思源在演講中與聽眾們分享了中餐館的歷史演變。大鐵路時代後,留在美國的華裔勞工從事過漁業、商業甚至是工業,而且大部分人都做得非常成功。可惜好景不長,美國排華興起,華人艱難度日。存活下來的華人只能選擇從事洗衣和餐廳這些勞苦行業。那時候的美國人對中餐懼怕萬分,認為食材神秘詭異,更視中國城為險地。勞思源為大家展示了當時的報紙,警察在報文中明令禁止白人婦女在中餐廳和日本餐廳工作,以防止跨種族婚姻,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896年。有民間傳說,那時李鴻章來美訪問,在中國餐館吃到“雜碎”(Chop Suey)這道廣東台山菜後大加讚賞。就此“雜碎”在美國盛行開來,慢慢被美國社會接受。這個時期的中餐館都必須標明有“雜碎”才可做生意。 

  後來中餐在美國逐漸風靡,美國中餐廳也躍上了歷史舞台。中國餐館紛紛利用傳統的裝修、服飾營造異域風情,以此吸引當地客人,鼎盛時期有的中餐館甚至達到三層樓的規模。不過與中餐的絕妙美味同時揚名的則是“糟糕服務”,服務員語言不通,行為粗魯,慢待客人大大影響了中餐廳的生意。“吸收改變,不變關店”成了中餐館在發展中不斷面臨的問題。保持原味還是美式中餐?這樣的問題也一直伴隨至今。但不可否認的是,餐館生意讓身居美國的華人有力能培育出優秀的下一代,其中包括律師、醫生還有教授等專業精英。 

  勞思源出生在美國喬治亞州的小城市梅肯(Macon Georgia),他們一家是鎮上唯一的華人家庭。他的父母在當地經營一家洗衣店20多年。勞思源從加州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後繼續深造,後在西北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 

  勞思源這樣介紹自己寫書的原因:“有些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年,但我都一直回避。在40多年的心理學教授生涯後,我終於開始審視自己的個人發展和轉變。在適應這個白人和黑人為主導的社會中,作為美國華裔移民的第二代意味著什麼?”“在成長過程中,我非常難以理解我是誰。後來我們搬家到了舊金山,我仍舊非常難以理解作為美國華人意味著什麼。比起那些從小在加州長大,浸染在華人社區成長的人,我還是不同的。於是我選擇忽略這個問題,做一名種族中立人。” 

  這樣的經歷讓勞思源決心寫下自己的故事,2005年,他發表了第一本書《南方的炒飯:在深入南方的中國洗衣店生活》(Southern Fried Rice: Life in A Chinese Laundry in the Deep South)。這本書讓很多美國華裔第二代產生共鳴,讀者紛紛來信反饋他所寫的就是他們的生活。其後,勞思源又陸續發表了三本書:《中國洗衣店:金山存活的門票》(Chinese Laundries: Tickets to Survival on Gold Mountain" ,2007);《棉花地的筷子: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中國雜貨店》(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 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2008);《甜和酸:中國家庭餐館的生活》(Sweet and Sour: Life in Chinese Family Restaurants,2010)。這些書都展示了美國和加拿大等地華人作為一個群體,在洗衣店、雜貨店和餐館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百年演變。 

  勞思源在演講結尾時說:“我從來都不知道我中文名字的意思,直到有一天,一位讀者對我說,你的名字就是飲水思源啊。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也許在我出生的時候就注定要寫出這些東西,思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