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有機良方》 把握溝通心理學

(綜合報道)明星真人親子節目紅遍亞洲,親子互動成大眾熱話,「溝通」二字看似簡單,實則不少家長知易行難,Elsie近日認識香港家庭教育學育輔導總監陳黎潤芬,主修心理輔導的陳太推出最新著作《有機良方--開心孩子輕鬆教》,就以美國精神科醫生Dr. Milton Erickson的「多層面溝通」方法,應用在現實中的親子相處,又剖析家長、師生的正面評價如何影響子女的成長。

  主修心理學的陳太畢業於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其後於香港大學取得社會科學碩士,現為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擔任導師和講員,經常到學校主持家長講座,協助家長親子問題,陳太坦言,「不少家長向我訴說跟子女之間的矛盾,他們的無奈來自擔心孩子競爭力不及人,就安排孩子學這學那,可是孩子卻不快樂,當孩子升上初中後,家長發現子女抗拒與之溝通,但已難以修補。」

  Elsie翻閱過陳太的最新著作《有機良方--開心孩子輕鬆教》,書中列出的「教子心理學知識」值得家長參考,其中「實現自我期望」就指出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將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自小得到正面評價的小孩,他們的自我價值相對提高,較順利達成任務。

  陳太提醒家長,教育子女要拼棄隨波逐流,「本地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甚高,他們以為投放愈多資源,便能夠培養子女成為出色的人,就我了解智能有上限和下限,在資源豐富情況下,或可發揮上限,智能並非強逼就可提升,若然家長過分催逼和責難子女,可能會帶來反效果。家長不應盲目跟隨主流走,多點了解子女的個性和喜好,最重要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子女建立正面價值觀。」

  陳太也稱,許多父母不明白何謂溝通,「他們習慣憑着自身的經驗和知識,衡量子女對錯,也會對子女的說話作主觀判斷,雙方自然話不投機,綜合我的經驗,要做到有效的溝通,第一家長一定要先聽孩子說話,第二是實踐行為溝通,孩子遇上不快事,父母不用喋喋不休地安慰,輕輕拍一下子女的肩膀,他便感到你的關懷,第三是放下批判口吻,嘗試以另一角度了解子女的經歷。」

  書中也介紹美國近代精神科權威醫生Dr. Milton Erickson提出的「多層面溝通」(Multi-Level Communication),陳太將此方法應用在親子溝通,「『多層面溝通』通過任何一種可以利用的渠道、方法、途徑和工具,向子女發放同一項訊息」,譬如媽媽向不同對象如丈夫、老師面前讚賞孩子的好行為,讓孩子加倍感受到媽媽及他人的認同。

  而家長跟子女溝通的過程,需要考慮「六個問題」包括Who、Why、What、How、When、Where,Who是指家長要因應孩子的個性,採取相應的溝通方法;Why是指家長想好為甚麼要跟子女溝通,切勿向子女衝口而出講了破壞感情的說話;而What則是指思考溝通的內容;最後是How、When、Where是指如何、何時和何地跟子女溝通才會獲最佳效果。

  「Erickson的說法並非硬性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溝通方法應因應情況、對象而改變,才能行之有效,若然父母一味把主觀願望套在孩子,這談不上是溝通;又或者父母未能處理自身的情緒,終日對孩子打罵,孩子對父母會『敬』而遠之,香港不少孩子同時返幼稚園上、下午班,課餘兼學語文、樂器,每日忙得不可開交,曾經有一位婆婆跟我說,孫子不想上興趣班,但不敢跟媽媽說,只好打給她求救,反映了孩子跟母親之間存在溝通障礙。」

  陳太認為,若親子溝通有困難,最受影響的是孩子,「孩子童年不感到被愛,長大後也不懂得愛人,他們自小的一言一行只為實現父母的願望,一些較內向的小孩縱然感到不滿,也會滴眼淚完成任務,但孩子跟父母的距離卻愈來愈遠,家長弄不好親子關係,最後得不償失還是家長。」

  Elsie亦認同,單向的話語是「指令」,真正溝通要用心聆聽,才可鞏固親子關係。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