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南頻道3月25日電 “看人下菜碟”,這種常遭人鄙夷的行為,卻是河南省溫縣農民李隨安靠一張嘴維護十裏八鄉公平正義的制勝法寶。
“吃虧沾光講在明處,有些事就得稀裏糊涂拉倒。”他說,全看當事人的脾氣個性,清楚不了糊涂了。李隨安自己總結,人過一百,形形色色,要想辦成事當然得摸準性格。沒學過心理學,但多年在農村家長裏短的調解,使他對人性格的洞察生動而深刻:順毛捋,別戧茬;要面子吃點虧也沒啥;佔便宜大于天……
李隨安一輩子愛管閒事,而且把“公平正義”看得最要緊,所以鄰裏有斷不了的案,都願意找他評評理。還是年輕小夥子的時候,村裏人就習慣“有啥事找小李”。幾十年過去了,“小李”變成“老李”,更是聞名遐邇的和事佬。為啥?李隨安很自信:“我能斷的案,別人斷不了”!鄉親們提起他--“人家嘴能說。”
西林召村有兩戶人家,因為1951年土改時土地證填錯了,幾十年間糾紛不斷,官司打了20年,許多人調解都調不成。直到雙方老人去世,下一輩還在起衝突,甚至聚了百十號人要打群架。
李隨安採用迂回策略,先找雙方“能在一塊說得著的”親朋好友,旁敲側擊;然後找當事人談,“仇氣不能當做傳家寶,祖祖輩輩往下傳”,他一有空就去“閒諞”、拉家常,工作做了3個月,終于讓兩家握手言和。幾十年的積怨一朝化解,其中較為弱勢的一家當場就哭了。
多年來,經李隨安手調解的糾紛有兩千余件之多,調解率達98%。“找到我的基本都調成了。”李隨安說,印象中當事人不滿意的只有一件,而他至今仍認為自己斷的案很公平。
有位婦女跟鄰居鬧宅基地糾紛,嫌李隨安不偏向自己,見了他從不答腔。李隨安處理土地糾紛有個套路,畫兩張圖紙,一張是現狀,一張是他要說合成的目標。這起宅基地糾紛,他幾次畫圖紙,自認為達到調解的最佳程度了。
達成協議後埋白灰做記號,村裏人拿錘去幫忙,李隨安攔住了。他讓當事雙方各出一個人,一個扶著一個砸錘,“省得說別人砸偏了。”圍觀的鄉親都稱奇:“你真毒(厲害)!咋想出這點子來?”
李隨安自己總結,攬下這樣的差事,最要緊的品質就是要堅持公平正義,“沒原則你還咋開口說話?”其實家人朋友都不支持,他們說的也在理--“你一月掙多少錢,得罪多少人,啥事不好幹非幹這?”李隨安向來不怕得罪人,他說自己心態好,人家說啥不在乎。
他當然不是都不在乎。走在街上,遇見的人都哈哈笑著跟他打招呼,他特別知足地回味:“非常愉快,一般人做不到。”李隨安走上民事調解的道路很偶然。1962年小學畢業,他先後在生產隊當過會計、開過商店、做過毛筆加工生意。1992年他因病左臂失去知覺,不能幹重活,時間一下子寬裕起來,加上天生一副熱心腸,村民有矛盾就願意找他。
說合、斷案這檔子事,李隨安樂在其中。他專門備了筆記本,有糾紛先記錄,調解完了再總結。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字跡一筆一畫工工整整,《日常民調工作中的一點體會》、《人過一百,形形色色》、《贍養矛盾工作指南》,一篇篇條分縷析,像模像樣。
李隨安已經63歲了,一有糾紛還是騎著摩托車四處奔走。眼下他正在認真培養接班人,因為十裏八鄉離不開這樣一個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