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臘的學者帕克底拉(Hippocrates)曾經向操醫業的人說:「認識病者是何種人,比認識病人所患的病更重要。」這是一句深有意義的話。美國的狄樂恩博士(Dr.Russell V. Delong),他是一位著名的心靈治療學家。他曾任某教會大學校長達十六年之久。在他所寫的《現代人心靈的疾病》一書中,指出七種心靈病形成的原因:
(一)沒有目標的人生:今日在紐約的人過著「快板」生活。千千萬萬的人,在精神上過著貧瘠漫無目的的生活。「吃吃喝喝、尋尋樂吧,因爲明天我們就要死了。」這真是心靈與精神破產者最好的寫照。也是這個時代中,那一群失落者所持的人生格言。人忙得沒有時間去解答有關人生的問題:
我是誰?
我從那裏來?我在這裡作什麼?
我往哪裏去?
上面這些問題,英文稱爲「Questionsof the Great」(意即重要的大問題)。換一句話説,人像動物一樣只有生存,而沒有生活。賽德勒博士說:「快樂,就主要的本質而論,是由全心致意向一定的方向進行而產生的、沒有悔恨亦沒有後顧。」可是,今日許多人,他們的人生失去了意義,死亡就是最後的結局。仿佛一個公共汽車的駕駛員,照著排定的時間,每天一定的路線,在起點與終點之間來回,這樣的生活,怎能不生厭倦之感呢?
(二)未完成的願望:人的天性與欲望,常催促我們去尋求滿足。若是遭遇失敗,就怏怏不樂、心灰意冷。這一挫敗的情緒,就容易產生憤怒和懼怕。
產生挫敗的另一個原因,是雄心與才能的不調和。若是一個人有一流的雄心,卻只有三流的才能,無疑的,不但會遭受挫敗,而且會浪費寶貴的光陰。更有甚者,因爲欲望過高,甚至想以非法與欺詐行爲來達到願望。有些人欲望挫敗而犯法坐牢。更可悲的,有的因挫敗而自殺。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調查,275個受過教育的男女中,90%因「慾」與「才」不調和而造成苦惱和失望,成因有下列八種:1、體力的不適合;2、疾病;3、容貌不佳;4、無社交才;5、戀愛失敗;6、智能過低;7、道德上失敗;8、犯罪。
一個人心靈的健康,最基本的原則是要用神所賦予他的才能,作他應作的事。若是作得太少,則為怠懶不忠。若是欲望太高,則生失望、挫敗。正如柏拉圖所說:「公平的定義就是每人作他夠資格的作的事。」
耶穌在登山寳訓中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與祂的義,這些東西就要加給你們了。」(馬太 六:33)這一節經文是心理上、道德上、精神上、心靈上的真理。如果你把自己獻給比你更偉大的人或事,而不是為自己,你獲得你「超我」的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祂的「國」與「義」這一崇高的目標代替了失望,熱忱將要代替妒嫉,喜樂將要代替不滿,成功將要代替憤怒,懼怕轉爲信心,虛空轉爲豐富。
(三)完整人格的失落:狄樂思博士說:「真誠是二十世紀已經失落的人生藝術。虛僞是由完整人格失落而產生的結果。」一個人格完整的人,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是本來的真面目。耶穌在世上時,祂的行動正像他的心一樣。蔔魯克斯說:「必須講事情掩藏起來的那一刻,是何等可怕而痛苦的一刻!它影響了整個人生。如果一個人怕提到某些問題,不敢正視某些人的眼睛,那麼他的人生之花已經凋殘了!」
耶穌曾經嚴厲的責備那些假冒為美的法利賽人說:「因爲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馬太 廿三:27)假如,一個人心靈那麼腐化了,生命的活力已被吞噬,像一棵空心的樹一樣,強風一吹就會倒下。當一個人陷於品格破殘,真誠殆盡的地步之時,常常企圖遮掩。箴言廿八:十三節記載:「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必蒙憐恤。」
1、承認罪過
2、離棄罪過
這是唯一解救辦法。只有耶穌的寳血能達到你心中罪汚所潛入的地方,並淨化人的心靈與品格。世上只有這一位大醫生能治療你心靈上的疾病。承認你的罪,信靠祂,你就得到新生命。
(四)失群孤立:狄樂恩博士說:「一個具有群居天性的人,居住在神所創造的廣大宇宙中,而沒有濃厚的興趣,沒有堅強的聯繫之愛,沒有崇高的目標及光榮的責任,是最可憐的一件事。」他又說:「孤寂的感覺,並不一定是因人少而產生的,常常是由『沒有目標』而來。」
有一天,在加州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曾經提到一個實驗報告。兩組老鼠,甲組是群居生活,乙組是單獨生活。結果,乙組老鼠的個性就比較容易發脾氣,性情比較殘忍。今日,千千萬萬的人,他們受了不滿的待遇或欺騙,或是與原來的團體的理想脫了節,他們就退出過著孤立的生活。但是人的天性,不可能長期孤獨,與四周的一切無涉而過真空的生活。在這種情形下,人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對抗共同的威脅,一是努力為一偉大的理想而努力。一是恨的聯合,是暫時的,是破壞性的。一是愛的聯合,是持久的是創造性的。孤獨的治療法,是將獻給主耶穌,基督必給予你心靈的平安。耶穌親口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廿八:20)
(五)偶像崇拜者的絕望:人類心靈中有一種傾向,就是崇拜。二十世紀的偶像很多,例如金錢、科學、享樂、教育、健康......等。世界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A.J.Toynbee)曾說:「目前時代之所以危險,原因之一就是我們腦中充滿了對國家、國旗、及過去歷史的崇拜。」他又說:「人只有敬拜神才能平安。十誡中的第一條(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這也是個人及社會進步的第一條律則。如果我們違反這條誡命,而以我們過去的歷史為偶像,一定要失敗。」
如果我們在神以外,另有崇拜,最後必發現它令人失望,一切終成泡影。今日,人所崇拜的偶像已經開始傾倒了。
在世界大戰期間,有一個小孩子曾經祈禱說:「神啊,求禰祝福在前線的爸爸,帶他平安回來;祝福工作中的媽媽。更請禰小心照料禰自己。因爲倘若禰出了什麼事,我們就糟了!」是的,這是一個深有意義的祈禱,如果人沒有神,我們就真的遭了!
賽德勒博士在他所寫的「現代心理治療學」一書中說:「調適心靈(Personality Adjustment)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崇拜。我認爲祈禱是治療精神病的妙方,個人的宗教經驗是最高級最真誠的心理治療法。」他又說:「基督教具有防止及治療各種精神疾病、道德疾病、以及性格疾病的能力,這是毫無疑問的。」顯然,他的見解與湯恩比是一致的。湯恩比曾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所必須作的一件事,就是停止崇拜今日流行的各種偶像。」出乎這位歷史學家及心理學家之口的這些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希十三:8)放下你的偶像,敬拜神,你就可從絕望得到希望了。
(六)到處可見的浪子:狄樂恩博士說:「自滿得意的態度,雖是消極性的,但是足以毀滅一個人的前進力和自乏力,終於使品格的力量銷蝕淨盡。志氣消沉,德性腐銹,靈魂敗壞。」「吃吃喝喝享樂享樂」的哲學與聖經中所說的「任意放蕩浪費資財」的浪子同出一轍,這種自私而不道德的人生哲學,永不能帶給人快樂與滿足。
自滿者常荒廢財物,嘲世派常荒廢時間。自滿引往自私、自享、自炫、自驕,最後的結局就是自殺。正如有一位作者C.C.Montayue他的小説《覺醒》中說:「人類正在地獄中燒焦的山坡上打高爾夫球。」
不信神,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啊,我們是有靈魂的人,將來也在神面前交賬。有一天,神打破沉默說:「你在天秤上顯出你的虧欠。」該怎麼解決呢?
耶穌說:「我來時要尋找拯救。在惶恐道路上的人,若是真心地來投靠在神的懷抱中,必能真正得到滿足與安息。
(七)被擊敗者:世上不知有多少人,嘗到了奮鬥之後,失敗的苦味。因而心靈受傷,落在可怕的絕望之中。當人的心靈被絕望握住時,信念就消逝一空。精神上和心理上就會失去平衡。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時我們所遭遇的困難是公允的。但是有許多時候是無理的。環境本身並不能造成幸福與痛苦。有人說:「一個人必須有力量把他的缺點的特質,變爲他特有的優點。」(A man must be strong enough to mould the peculiarity of his imperfections in to the perfection of his peculiarities)
衛斯理•約翰的妹妹嫁了一個性情極兇狠的人,她寫道:「不幸沒有離開我,但是它不能傷害我的心。」
下面這首詩,給我們很多的啓迪與鼓勵:
拿起你已斷的人生之線,
你的上帝能再一次將它接連,
祂必不將祂的工作撇在一邊,
也不將你的人生歸於徒然。
拿起你已斷的人生之線,
那久已凋殘的花朵,
必在上帝所定的時間重新開放鮮艷。
上帝已為你預備了勝利,
只要你有向前邁步的決意,
祂必鮮明祂的恩慈。
祂的一切應許,
都是為了那些「得勝的」(啟三:12)
退後者與動搖者得不到祂的恩賜!
絕望只能生出毀滅與永遠失敗,
只有信心與希望給你光明的未來,
耶穌能使失敗轉為勝利,
憂愁轉為喜樂,絕望轉為信賴。
你的生活可能在某方面失敗了,假如,那位偉大的基督走來問你說:「你將要做什麼?」但願你向主說:「我決定重新開始!」
上述的七種現代心靈上的疾病,僅僅治標的藥方不能根除。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心理治療,甚至醫學……,都不過是暫時解除痛苦。狄樂思博士總括指出這七種病的原因說:「在『漫無人生目標』之病的後面,是對上帝不信、抗拒憎恨與對各種有精神價值的事物的輕視造成的。
挫敗之感產生惱怒、妒嫉及不正當的野心。
虛僞是完整品格的失落而產生的,出於自定的選擇。
孤獨的根因是自私與自負。
幻滅的源頭是拜金和享樂主義。
自滿與玩世主義懶惰、浪費與漠不關心造成的。
絕望的成因是缺乏信心與意志力。」
這種心靈疾病的症狀雖然十分複雜,將一切推至窮根究底,只有發現一樣東西作祟,罪也只有一種根治法:基督的救恩。
假如,以狄樂思博士文中所講述的,我們對照一下自己的心理不健全的毛病,切實遵照他所指示去做,你一定會發現原來的病都不藥而愈了。
******
本專欄逢二、四更新,刊載俞敬群牧師作品《和諧之歌》。
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於紐約曼哈頓牧會50多年;曾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他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其中《和諧之歌》為最滿意作品,該書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