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中小學家庭教育微博答疑精選

  新浪教育訊 家庭教育一直是廣大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如何處理親子關係,孩子在學習、教育方面出現問題怎么辦,都成了家長們最棘手的問題。新浪教育特別邀請心理學家宋少衛(微博),劉翔平(微博),知心媽媽牛琳(微博)等專家通過微博答疑,歡迎各位家長進行提問!以下為答疑精選:

  點擊進入新浪中小學家庭教育答疑平台提問

  ────────────────正文分割線───────────────

  @小橋流水魚兒:向@家長課堂(微博) 提問:兒子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怎么辦?

  @家長課堂:要鼓勵孩子,不要因為他慢性子而批評他。慢性子也有慢性子的好處。其次,可以為孩子制定小計划,比如1小時內完成一個小任務,教給孩子有條理地做事,多誇獎,少批評。相信妳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效率的。

  ─────────────────────────────────────

  @陳若的世界: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兒子很陽光,人緣也很好,脾氣也好,可就是成績不好,上課不夠專心,怎么辦啊?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從提問中得知。您的孩子心商、情商發展很好,為您有這樣的兒子而高興。成績不佳應該是學習興趣、習慣和方法上出了問題,找到問題所在並針對性解決。

  ─────────────────────────────────────

  @莪 愛上藝r: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孩子考不好,該怎樣教育?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孩子考不好是一個結果,形成的原因應該是多種,學習興趣、習慣、方法、策略、心態、努力程度、師生關係、同學交往、親子關係、家庭環境、還有孩子對以往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所以您要找到問題所在,方能解決問題。

  ─────────────────────────────────────

  @sofie韻霏:向@完美熊寶寶 提問: 要中考了,孩子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心態最重要?

  @完美熊寶寶(微博): 緊中帶松 。

  ─────────────────────────────────────

  @小泥人在上學: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小時候我爸爸老在外談天的時候說,女孩子啊養多好都沒用,長大了就是別人家的了,慢慢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都不叫他爸爸了,真是一道跨不去的檻,怎么辦呢??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妳錯誤的理解了爸爸對妳的愛,爸爸說那樣話時是對妳的不舍得。和爸爸溝通一次,把妳的想法和他談談,交流才能交心。今天開始妳也改變自己,叫一聲爸爸,是他給了妳生命,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

  @聰明一休兒: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牛老師您好,我身邊有位媽媽很為孩子的價值觀苦惱:6歲,孩子總是覺得自己家窮,常說:“他家沒咱家富有,我放心了”這樣的話,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抱怨父母沒有給予自己富裕的生活,強制父母購買名牌,該如何教導?

  @知心媽媽牛琳: 可能是家長在言談中帶出這樣的觀點或有這樣的行為,也可能是從和小朋友的比較中形成這樣的觀念。所以,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那家長需要首先反省自己。如果是孩子在和別人的比較中形成這樣的想法,可以告訴孩子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來自自己本身,而不是外在的物質。

  ─────────────────────────────────────

  @許諾幸福2012: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您好,我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因為淘氣總是被老師批,學習成績也是直線下降,老師每次跟我溝通時總說:“上課不認真聽,總愛走神,時間觀念不強,除了學習,其他什么都好”。我在家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道理也講了,還是不行,怎么辦?

  @知心媽媽牛琳: 您需要先了解一下情況:1、老師說的是否都正確。不要隨意給孩子貼負標籤﹔2、和孩子了解原因。了解之前,先平復自己的情緒,相信自己的孩子這樣做有他的理由,推遲判斷。3、和孩子的溝通最好不要打、罵,這樣孩子會更害怕說出原因,久了孩子會出現厭學情緒。

  ─────────────────────────────────────

  @周一1954: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女孩六歲了,要什么就是硬的,怎么辦?

  @知心媽媽牛琳:您好:這種情況可能與孩子的性格和小時候多次通過哭鬧等方式滿足需求有關。家長要學會向孩子說"不",並且家人在認識和行動上要一致﹔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名淑女。媽媽要做孩子的榜樣。

  ─────────────────────────────────────

  @linyuanmilktea: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我的小侄子16個月,已經表現得很個性,有時候對父母的要求比較配合,有時候不合心意了就理也不理。而且不愛和小朋友交流,一個表示友好的舉動就可能招致他抬手打回去。請問應該怎樣引導?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16個月的寶寶,他們有了自我的意識,開始知道自己和別人是有區別的,也因此開始出現打、咬人的現象,由此來捍衛自己的東西。所以,教育寶寶學會分享和交換是我們的責任。

  ─────────────────────────────────────

  @幸運的幸福人生11: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孩子不願意談學習特別是英語學習,又快考試了怎么辦呀,我們應該怎么跟孩子溝通,怎么跟他談學習方面的事情?

  @知心媽媽牛琳: 1、改善親子關係:親其身,才能信其道﹔2、給孩子抱怨和喧囂時間,從中找到他們的需求﹔3、在孩子最需要幫助的方面給力,家長要學會适當妥協﹔4、確定一個目標------衹追妳前面的那一名!5、給孩子在學習上做榜樣,用魅力影響孩子而不是用身份管理孩子。

  ─────────────────────────────────────

  @lee燦燦: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您好,我寶一歲四個月,女寶,喜歡毛絨玩具每天會抱著毛絨玩具睡覺,哭鬧時塞個毛絨娃娃就好了,請問這種習慣的養成會不會不太健康?受不得反對意見,哪怕跟她很溫柔的說,也會大哭,請問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這種習慣不會影響健康,家長要做的是保持毛絨玩具的清洁。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您可以引導她喜愛其它玩具,但毛絨玩具是女孩的最愛。一歲四個月受不得反對意見是您的結論,並在孩子面前反復驗證和強化,孩子現在不會說但已經聽得懂,您需要改變了。

  ─────────────────────────────────────

  @精誠家庭教育: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牛老師打算要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育兒知識呀?還有聽說負二歲就要學習是嗎?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當妳走進婚姻,準備做父母前就要做好知識上的準備。(當然經濟上的準備也很重要)。當孩子到來時妳已經沒有時間和經歷去做認真和細致的學習了。

  ─────────────────────────────────────

  @慕容涵陽: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牛老師妳好,我家寶寶8個月了,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哭鬧一番,怎么哄也哄不好,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讓他不在鬧了。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孩子這樣的情況有多長時間了?去醫院檢查過嗎?是否缺微量元素或其他身體不适?一般情況下,在寶寶9-18個月期間分離焦慮癥狀比較明顯。白天家長一定要長時間和寶寶親密得玩,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很愛她,給寶寶充足的關愛,讓他們有安全感。

  ─────────────────────────────────────

  @張筱達的圍脖: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牛老師好,如何不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最近情緒不夠好,委屈了9歲的女兒。又後悔了。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要第一時間道歉,不要讓自己在後悔中生活,讓孩子在委曲中成長。“工作上做大女人,生活中做小女人”是每為女性必須學習和修煉的一門功課。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孩子,把工作上的不良情緒關在家門外!

  ─────────────────────────────────────

  @藍色超人:向@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請問怎樣幫助初中生確立明確的學習生活目標~

  @知心媽媽牛琳: 孩子初中,到了我想成為誰的階段!確定目前很重要!1培養熱切的欲望﹔2信念、信仰、堅信﹔3寫下來﹔4分析現在的位置﹔5設定一個完成期限﹔6確認要克服的障礙﹔7確認所需要的知識﹔8確認協助達成目標並可尋求支持的對象﹔9制定一個可行計划﹔10行動、堅持!

  ─────────────────────────────────────

  @小小的太陽大美女: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孩子五年級,除了完成學校的課程和作業,還要奔波于各個培訓班,孩子累,家長也累。可是沒辦法,小升初正在前面等著我們。到底是咬牙堅持,還是放鬆下來呢?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很差嗎?原因是什么?小學階段認真跟著老師的進程走,應該沒有問題。您說的各種班是什么班?孩子太累學習效果一定不好,特長班要保留一個,其它的班和孩子商量做點減法。

  ─────────────────────────────────────

  @小可的家在北京: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您好,我家孩子16個月了,每次玩耍對一件事情集中時間總是很短,有時候可以馬上轉到別的事情上,有時候也能玩個3分鐘,這個月齡的孩子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呢,在培養專注力方面要注意怎么做呢? 

  @知心媽媽牛琳: 16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注意力就2--3分鐘,也是模仿性學習最快的時期,他們還沒有和別的孩子合作學習的能力,但是他們模仿別人的能力卻很惊人,因此做家長的隨時要注意我們的身教重于言教,並多給孩子做有意注意的訓練。

  ─────────────────────────────────────

  @君君_驕陽: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牛老師,我有個朋友前几天去聽了妳的心靈成長課程,課程太好了,我也想去,可是她是老師,我不是老師能去聽嗎?

  @知心媽媽牛琳: 心靈成長每個人都需要,妳當然可以來。

  ─────────────────────────────────────

  @暖暖的時光123: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一直有個問題很苦惱我。人們常說如果家長英語好,往往小孩就討厭英語。這是真的嗎?

  @知心媽媽牛琳: 您好: 沒有任何道理,不是真的。

  ─────────────────────────────────────

  @暖暖的時光123 :向 @知心媽媽牛琳 提問: 女孩和爸爸親,兒子和媽媽親,是這樣嗎?

  @知心媽媽牛琳: 孩子在6個月前為多元依戀,無親疏之分,6個月後進入單一依戀,會對照顧、支持、滿足他(她)的人親近。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伙伴依戀時期,這時要求父母要和孩子成為朋友。爸爸對女孩的嚴厲少于男孩,媽媽的嘮叨在男孩面前也少些,所以會出現妳提出的現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