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轉型,時代的發展,人們承受的心理社會壓力越來越大,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埋下了諸多隱患。如今的社會充滿各種矛盾的問題與日俱增,家庭困擾、婚姻裂變、就業困難、考試落榜、突發事件、財產損失、居住擁擠、環境污染、人際關係、酗酒吸毒、藥物依賴等,均會程度不等地引發社會人群的心理失衡.成為心身疾病的促發因素。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身疾病就是由心理、社會因素為主而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皮膚病、月經不調、消化性潰瘍等)。所謂「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因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心理專家較提倡「先治其心,后治其身」。
根據2011年國民健康與發病率調查顯示,大馬患有憂鬱症者高達34萬人或1.8%,而焦慮症者則有1.7%。而且憂鬱症發病率趨年輕化,國內孩童年齡層15歲以下精神疾病發病率相比1996年的13%,增長至2011年的20%。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心理輔導學博士李志祥表示,心理疾病的來襲,能引發生理疾病,而生理疾病的影響,也會成為滋生心理疾病的溫床。作為相互的影響。因此,心身疾病為先郁而后病,身心疾病則先病而后郁。
身心疾病影響情緒
「身心疾病一般都會影響個人的情緒,產生失落感或無力,促使病患的心理狀況失衡。例如高血壓的病人容易因為一些小毛病而影響工作表現,進而產生心理失落。又如過度肥胖等生理病會促使其自卑,打擊其自身。」
世界精神病學協會日前公佈的一項網絡問卷調查顯示,75.94%的受訪者認為「心病還需心藥醫」,抑鬱症不需要通過藥物及醫師的治療。超過45%的網友患了抑鬱症時「不會去看醫生」;只有不到18%的人選擇去「看專業的精神疾病科醫生」。而75.94%的人則認為抑鬱症通過自身的心理調節就可以緩解,不需要通過藥物及醫師的治療。
心病真的僅憑心藥醫就能藥到病除嗎?對此,李志祥給予否定的答案。
針對這點,他指出,不管是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治療方法都適宜多管齊下,採用綜合治療法,從「心」出發治療病患。
抑鬱症意識不深
「綜合治療法有4大要素必須同時進行,第一是心理輔導,找出根本的病原,第二則是強化病患本身的意願或意志力,確保醫療過程病患不會放棄,第三則是從人際關係出發,透過家庭與朋友圈子的支持,開解病患。」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註冊心理輔導師李志祥續稱,若病情嚴重的話,第四步則需配合藥物的使用,從生理上抑制病況。
問卷調查結果還顯示,大眾對抑鬱障礙的軀體症狀認識遠遠低于精神症狀。數據表明,56.32%的人在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等負面情緒時會覺得自己患了抑鬱症,但是73.65%的人在出現頭痛、食慾減退等具體的軀體症狀時,不會聯想到自己患了抑鬱症。
可見,一般民眾的基本思考果真如輔導界專家李志祥所言,對于身心疾病或心身疾病的瞭解並沒有很深。
認識心理疾病長遠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衛生報告說,目前全世界共約有4.5億各類精神和腦部疾病患者,每4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段產生某種精神障礙,精神衛生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
報告強調,抑鬱症目前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患,而到2020年時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二大疾病。
作為世界4大疾患中唯一的心理疾病,憂鬱症的可怕相信無人不曉,也有不少人正為此積極求醫。心理治療師梁惠美表示,相較起從前,我國民眾在心理疾病上的求醫文化已經相對普及。
梁惠美續稱,隨著心理疾病在媒體與政府的宣導下,民眾已經培養起主動求醫的文化,唯求醫的過程,依然有零星民眾抗拒接受長遠的治療。
馬來西亞註冊心理輔導師李志祥表示,雖然民眾都開始主動求醫,但對于心理疾病的瞭解與認識,依然有待加強。「心理疾病之中,焦慮症與恐慌症比起憂鬱症更難被察覺,而且我國其實也有不少人有輕微的,焦慮症與恐慌症,但卻渾然不知。」
他認為,我國民眾必須培養認識心理疾病的正確觀念,以防在這當中存在誤解,進而產生歧視。
心理治療普及 民眾不再抗拒
心理治療師梁惠美表示,雖然我國民眾逐漸不抗拒接受心理治療,但比起西方社會,我國社會對于心理治療的接受度依然是有待改進。
梁惠美表示,西方社會的民眾普遍上都在接受心理治療時顯得較為成熟,反之我國民眾在接受心理治療的心理素質上參差不齊。
「年齡層介于17至30歲的人士,由于接受教育與資訊的普及化,而顯得較為從容。而50歲以上的老年人則因為缺少正確的引導,而顯得在接受度上較為抗拒。」
她表示,在就醫過程中,面對一些「固執」的病患,醫師常要軟硬兼施,讓病患看到醫師的認真,讓病患理解接受治療的重要性。「一般上,在病患還未臨門接受治療時,醫師必須透過其親人瞭解病況與接受治療的意願,以防弄巧反拙。」
梁惠美續稱,在其接觸的病患中,短則有試過一次療程就可改善病患的病症,長則試過10多次方才改善病況。
「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套用在不同的患者都需要不同的時間去治療,所以在心理治療師的觀念中,復原時間的精準度通常難以掌握。」
梁惠美畢業與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心理學學士和臨床心理學碩士,10以上年的臨床豐富經驗,接見各類心理問題如憂鬱症,焦慮症,失眠,情緒失控,婚姻家庭問題,孩童行為問題等。
網絡侵蝕思想 虛擬真實分不清
近幾年來,面子書在網絡爆紅,幾乎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用品。可是,許多人卻無形中濫用了面子書,甚至因此還生出了「心病」。
心理治療師梁惠美表示,未來需提防的心理疾病是面子書所引發的精神分裂症,常見病徵包括幻覺、妄想及胡言亂語。
「患者脫離不了面子書的世界,並且因此沉迷其中,日夜顛倒,極可能因此分不清楚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
她表示,時下的父母應多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盡可能不要讓孩子接觸太多科技產品,如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等。
「任何便利都有其代價,面子書上癮后還可能引發孩子的品性變壞,為了遊戲而偷錢、荒廢學業等。」
此外,馬來西亞註冊心理輔導師李志祥也表示,除了面子書之外,網絡上癮症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國人有必要特別關注與提防。
沉迷面書精神分裂
馬華公共服務及投訴部主任拿督斯裡張天賜揭露,一些年輕人過于沉迷面子書,以致精神分裂,該部今年來已接獲15宗個案,其中有4宗是年齡介于18至20歲的學生。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精神疾病,症狀為思考方式及情緒反應出現崩潰。患者通常于青壯年顯現初期病徵,其中約1.5%的患者終身為此病所苦。
現有心理治療師不足應付病患
據悉,目前在我國,全職服務的臨床心理師,大約只有70位左右,多數分佈在私人醫院、診所或輔導中心執業;其他心理系畢業生則多數從事學術及研究工作。
心理治療師梁惠美表示,我國目前的心理治療師的數量不足以應對目前的心理疾病患者,原因在于過去的心理學系畢業的學士居多都不繼續往本身專業領域發展。
「其實要拿到心理治療師的執照並不難,難的是要立志當全職的心理治療師。過去20年我國心理學系學士都未必往自己的專業領域就職,但現在已經有許多大學正積極培養相關領域的專才。」
她樂觀地指出,在未來的日子,由于市場需求的關係,相信會有許多合格的心理治療師掛牌執業。
精神科須醫學資格
據資料顯示,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生(Psychiatrist)與輔導員(Counselor)三者的共同服務對象都是在精神上有困擾的人。
精神科醫生需擁有醫學資格並可進行藥物治療,輔導員主要處理非精神疾病精神問題,臨床心理師可處理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等,及非精神疾病,但不可進行藥物治療。
目前,精神專科醫生在全馬只有約200位,國內的精神科醫生對人口的比例是1:11萬5000,相比先進國的1:1萬5000人還有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