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爆炸案現場 5月12日,雲南巧家縣“5.10爆炸案件指揮部”發布最新情況通報,可是,這並未讓社會上的質疑聲音消失。
據悉,經過公安機關偵查,犯罪嫌疑人趙登用性格孤僻、言行極端、悲觀厭世,有報復社會的心理。不過,在媒體報道中,趙登用的個人形象則於此有些不同。比如,趙登用的房東反映,他的精神狀態和思維很正常。他的同事、老師也都覺得很意外。
當然,房東等人所言也都是一種參考,其獲得的信息也未必全面,而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個身邊人眼中的“好人”,未必不會犯下驚天大案。不過,既然對於案件存在不同的看法,還需要當地政府公布更多案件信息,用更充分的事實和證據說服公眾,以平息這場輿論風波。
地方政府應該意識到,公眾對案件有所質疑,是正常的事情,也是正常行使監督政府的權利。巧家爆炸案從一開始傳言的涉徵地強拆,到報復社會的個人行為,這一性質轉變之大,似乎令很多公眾難以接受。尤其是在網絡時代,案件發生後幾乎很快就在微博上流傳,按照信息傳播的規律,人們往往更易於相信第一時間獲知的信息。
而案件性質的轉變,又恰恰與當下最敏感的社會神經相關。因此,在案件定性發生逆轉之際,公眾輿論關注的焦點,也就超越了案件本身,而是關注當地政府是否有其他考慮,是否試圖通過案件性質的改變,而掩蓋當地徵地拆遷中的矛盾,以及降低案件本身的社會不良效應。
當然,這都是外界的一些猜測。然而,公眾的這種擔心也並非沒有道理,在過去的很多事件中,人們見到了太多地方政府表態前後不一的案例。比如,2008年的襄汾潰壩事件,當地政府一開始將原因歸結於“暴雨”,事後證明此說根本是無稽之談。而在前不久的廣西龍江河水污染事件中,地方政府混亂的信息披露不但讓當地出現搶水風波,而且也引發了下游省份民眾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