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偏見,人人都會連忙撇清,聲稱自己可沒那個壞毛病。大眾普遍認為偏見只會出現在心胸狹窄、愚昧無知的人身上。但心理學家發現,偏見可以說是人類的天性,而且還是合乎理性和道德的產物,存在每個人的意識裡。除此之外,偏見對我們來說還可能是件好事,這怎麼可能?
偏見是天性
自古以來,許多哲學家與心理學家都認為人類生來是張白紙,專門研究人性與道德行為領域的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Paul Bloom發現,我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懂得從別人的行為分辨好壞、區分你我而形成偏見。
以六個月大的嬰兒做實驗,拿分別喜歡豆子和全麥餅乾的兩個玩偶給他們選擇,小嬰兒通常較喜歡和自己有同樣口味的玩偶,而且看到另一組玩偶被自己喜歡的玩偶欺負時,還會很開心。
由此可見,我們從還沒學會說話、走路之前,就已經懂得開始將看到的人事物分為兩國,傾向對自己的同類較友善,而對不同類或陌生的對象較易產生敵意。只是這種出自天性、看似不經大腦的自然反應,可能是理性行為嗎?
偏見很理性
英國評倫家William Hazlitt曾說:「偏見是無知的產物。」但Paul Bloom認為偏見並非因為完全不理解事物而引起,相反地,偏見是透過經驗累積、理性分析、歸納事物而形成的刻板印象。偏見並非透過「感覺」,而是用「理性」讓我們決定自己的觀點。
William Hazlitt後來也改口稱:「沒有偏見,我就不知道該怎麼穿越房間,也無法融入環境、感受生命中的各種關係。」透過經驗累積,我們才能在一無所知的基礎之上,推測些許訊息傳達出的意涵,並進一步做出決定。
Paul Bloom認為偏見並非一無是處,當我們了解偏見並非如同想像中的那麼糟,甚至可能為我們帶來助益的時候,就能在偏見讓我們違背理性、道德規範之前,限制我們的行為和衝動,了解該怎麼做。
走樣的偏見
即便偏見可能是天性也是理性,卻也時常一不小心走了樣,讓我們誤入歧途,做出錯誤的決定。
偏見往往始於刻板印象,我們很擅於從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許多更深入的背景故事。多數情況下,依靠理性推理而來的刻板印象能在生活中幫助我們,讓我們不需要重覆經歷同樣的事、耗費大把光陰才能得到同樣的結論。
但過度依賴刻板印象,也會讓我們誤判局勢。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情節一般,你做出的判斷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根本是場誤會。若偏見只是讓自己吃點虧、有了誤解還算小事,但我們卻常在更重大的議題上做出錯誤且不公正的判斷。
史上最知名的例子即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件,而在台灣最傳統的例子莫過於對族群的評價,早期台灣社會中,許多人單憑客家人、原住民、閩南人或外省籍來斷定一個人的個性,每一種血脈都被貼上污名化的標籤,在論及婚嫁、總統大選等重要事宜當前,仍左右許多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