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如何打一場漂亮的社群心理戰?

(Brain.com 2012-08-29)一般的行銷活動都是這樣,從大海般的數據中,發展出傳播策略方向和企畫案,執行企劃案時,再根據定期的數據統計,微調執行技巧。由於習慣了「數據會說話」的觀念,我們常會忽略一件重要且基本的事情:心理。

社群媒體處理的,就是人際之間的互動,人際的互動不僅僅是數據,有時更要了解對方的心理。本周的奧美社群論壇,就是探討如何運用溝通技巧來戰勝人類的決策心態。

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先回顧過去幾周的數位新鮮事:

1. 線上影片觀看次數,日本依然保持第一
根據ComScore統計,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觀看影片平均次數最多的國家。平均每位日本人在2012年六月份一個月內觀看242部影片,顯示出線上影片在日本的龐大商機。而香港位居其次。

2. 中國國內掀起了一場電子商務價格戰
中國第二大的網路零售商京東商城,日前宣布將比競爭對手國美和蘇寧降低10%的價格銷售主要家電用品,進而掀起了一場激烈的中國電子商務價格戰。

3. 印尼政府跟進至網路世界 
印尼政府日前推出「Open Government Indonesia」,讓一些政府的公共服務開放至網路世界,以致力提升政府透明度,同時也作為一個印尼公共服務機構競爭的平台。

標準的經濟學會告訴你,人是理性的,可以解釋的供給需求來進行判斷及決策;但在此同時,許多研究報告卻顯示,人類是一種非理性的動物。行為經濟學就明顯地觀察到,人類做決策的過程,常常是不理性的;這些非理性行為會重蹈覆轍,而且是可以預測的。

由於可預測,又會影響到購買決策,行銷人員就會想:?如果能運用這些非理性行為的預測,是否就能強化我們工作上的溝通,制定成功的行銷策略呢?」

以下,將分享四個可應用於社群行銷的心理學思考點:

1. 得到vs.失去(Loss vs. Gain)
有一種理論稱「損失厭惡性」(Loss Aversion),同樣數量的損失所帶來的痛苦,是獲得所帶來的快樂兩倍之多,可見人們面對「失去」的情境,心理波動遠大於「得到」的情境。

那我們該怎麼運用這種心態至溝通技巧及行銷策略?假設你在逛街時,一位推銷員向你推銷防曬乳液:

說法一:如果你使用防曬乳液,你的肌膚會光滑剔透,而且可以避免陽光的傷害!
說法二:如果你沒有使用防曬乳,你的肌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後,會導致你死亡!

是不是很明顯的,說法二更能打動你購買防曬乳液的慾望?設計一個避免失去的選擇,遠甚過一個可以獲得的選擇。

2. 情緒與決策(Emotion and Decision)
人們的情緒掌管所有的決策,並且有合理化自己的決定的趨向。人們的選擇及決定往往是情緒化且不理性的,但碰到需要和他人解釋清楚自己的決策時,客觀的「論點」或是「事實」就成最佳的輔助工具。

「論點」或是「事實」對於決策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而是在合理化決策時發揮功效。就如同你買了一部車,解釋了一堆理由:因為它的性能、它的馬力、它的讓人滿意的碰撞測試結果、它的價格等因素,其實你只是單純認為這部車很帥,並且讓開車的你重回青年時的帥氣。

3. 動機性推理同質性(Motivated Reasoning and Homophily)
改變人們的心意其實非常困難,根據確認偏誤理論(Confirmation Bias),人們都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而忽略對於不能支持自己理論或假設的證據。那我們該如何改變人們的心意?

人們一直在找尋自己的歸屬感與認同感,用事實或證據來轉變他人的思想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相反的,運用人類的同質性,使用對方喜歡的方式,亦或是信賴的人,來傳遞新資訊讓對方接受。

4. 社會認同(Social Proof)
社會認同就是一種群體的影響力。人們都具有「從眾性」,個人往往會被眾人的觀念影響著。如何運用對我們行銷策略的「社會認同感」呢?簡單來說,不要指正人們的個人不良行為或加以指導。而是告訴他們,其他人已經存在的行為,充分運用「從眾性」,藉以引導人們做出和大眾一致的選擇和行動。

根據上述,你是否已更進一步了解人類的行為及思考模式?

無論是B2B或是B2C的行銷模式中,都涉及一連串人的行為及互動。如果我們能更了解自己,更深入了解人類的思考邏輯,並將這些學問應用在未來的行銷策略上,相信更多的有效的創意及溝通技巧將可從中被激發出來。

***本文由奧美公關蕭如寧、王俊人編譯。更多完整的社群趨勢文章,請上奧美公關藏經格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