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auldin:原始腦袋投資障礙

重點新聞

今日16:50
港股直擊, 香港財經, 國際財經

放大圖片

 聖誕前夕,少不免回顧舊年表現,同時展望新年發展。去年去而復來、一錯再錯的經驗中,可有令世人痛定思痛,以免重蹈覆轍?人誰無過?只因天性使然。筆者與分析精辟的《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里索茲(Barry Ritholtz)份屬友好,經常交流心得;最近就「投資心理學」展開連番討論,這是彼此在討論和著作中都最感興趣的題目。

里索茲是「宏觀博客」(The Big Picture blog)和FusionIQ軟件服務的靈魂人物。宏觀博客素以瀏覽人次最高見稱,筆者亦經常拜讀;FusionIQ則為投資者提供基本及技術分析。筆者與里索茲相識多年,交情非淺,而且惺惺相惜,經常以公開論壇專家小組成員身份據理力爭,互相切磋。由於筆者正為埋首周年預測寫作而休假一天,今期先由里索茲為大家分析投資者心理,同時列舉散戶投資者必須提防的投資三大忌。 

____________

《掌握投資心理的正負兩極》
作者:里索茲

難過的一年

哪管是專業交易員、投資經理,還是對沖基金界的老手,過去這一年確實難過。年內市況表現實在令人摸不着頭腦,每周發展都峰迴路轉,不論稱之為「市況逆轉」、「神龍見首不見尾」還是「熊市陷阱」,由華爾街老行尊以至普羅投資者都莫名其妙,筆者認為,唯有「假作真時真亦假」才足以形容這一年市況的波詭雲譎。

市況波動實已超乎過山車的路軌起伏,令長線持有類投資者尤其擔驚受怕。年內第三和第四季轉折更逾十次之多,波幅由5%至逾20%不等【圖】。即使如此,標普500指數按年計算至今仍基本上原地踏步。今時今日,市場即使稍有變動,也足以導致投資組合出現虧損。

 投資三大忌

當前市況反覆程度前所未見,散戶投資者要加入戰團,必先知己知彼。投資上有所謂三大忌,凡投資者不可不察。 

首先,投資者的頭號大忌是市場本身。正如價值投資法祖師葛拉罕(Benjamin Graham)所言,市場是投資的永久夥伴;這位「夥伴」雖然耐性特別好,但性格上卻有點反覆無常。無論是買盤還是沽盤,它都樂意開價奉陪;你要買,它就賣,反之亦然。但切莫以為市場慷慨大方,其實它是你的對頭人,往往千方百計要你出洋相。你剛把手中股票沽出獲利,他就會把股價繼續推高,直至令你啼笑皆非的程度;你低價入股,他就會馬上把股價弄得低處未算低。最令人氣餒的是,市場臉皮厚又不理對錯,唯一目的是把冤大頭的錢弄到手。 

對,市場這個對手確是難纏。但投資者的第二號大忌也是個厲害角色,他就是在市場上買賣的所有其他人。 

耶魯大學前企業投資委員會主席埃里斯(Charles Ellis)在掌管該校150億美元校產基金時曾表示:

「觀賞美式足球賽,目睹職業球員較自己勇猛強健,而且防衛和進攻的能力也都遠勝自己,你自然不願跟他們對壘。」

「至於股票市場,不但九成交易都由機構包辦,世上首五十大投資行又包辦其中五成生意。它們的交易團隊全情投入,訓練有素;好傢伙,個個又都英明神武,而且日以繼夜全力拚搏。說實話,我也不願跟他們較量。」 

對於投資艱辛的殘酷現實,埃里斯這番話可說一語道破。不論是坐盤交易、互惠基金、對沖基金,抑或高頻交易,所有交易行都聘用大量專業人員,而且設備先進充足;由於管理資產龐大,動輒數以十億美元,對於任何有助於投資取勝之道,自然都不惜工本。 

這些龐大的人力財力都是散戶投資者面對的強敵;單憑一部連接互聯網的個人電腦,只靠接收電視財經台消息,投資者在這場大衛與巨人哥利亞之戰中,根本難以匹敵。

三號大忌並非別人

第三號也是最難克服的大忌,就是你自己。 

「自己」也是自己最不瞭解的大忌。一切時間有限、律己不嚴,以至資訊不均等等因素,都不及自我認識不足的後果嚴重。你最寶貴的資產,也可能是最會壞事的根源,就是長在這「第三號大忌」頭皮下的腦袋。腦筋不靈,必定害得自己的投資一敗塗地。

自己的腦袋如何重要,自己往往最易忽略。人總以為腦袋自行運作,自有主張,不至於失誤太多。但這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人的腦筋往往不如想像般靈活,至少在投資方面確是如此。人腦內滿布的七情六欲以及盲點,都是原始時代的殘餘,對複雜的現代生活早已不敷應用,更容易衍生認知上近乎無窮的失誤;畢竟風險評估和資本市場的考慮,本來就不屬於原始人腦的功能範圍。事實上,在投資問題上,大部分投資者既未能對腦中千億個細胞善加利用,倒不如不假思索算了。

舉例來說,由1990年至2005年之間,隨便挑其中任何一年,估計那一年你的投資組合表現如何,把估計結果記錄下來(因為單憑記憶並不可靠),再把那一年你那份年結表拿出來,計算一下自己當年的投資損益。

計算所得的表現如何?實際表現可及得上你的想像?這就是所謂「選擇性記憶」:回想這類細節時,你往往只是記取願意記取的部分回憶,而並非真實情況。不妨再來一次,這次以你在2011年的投資為對象,把腦中想法寫下之後,再把你由年初至今的投資表現拿出來,且看結果如何。

表現到底怎樣?可不是想像中那麼好吧?這其實只屬人之常情,不足為怪。

同類謬誤往往較你想像為多。如果問任何一群車主他們怎樣評估自己的駕駛技術,十居其八都大概會說「勝過一般人」;一般人對於自己的投資技巧,亦有類似評價。大部分人都自以為勝人一籌,其實卻全都高估自己。

以我自己為例,即使我曾經參加過無數高級駕駛訓練課程,在賽車方面也素有經驗,但卻常給內子提醒,自己的駕車技術並非高人一等(John Mauldin註:筆者也常給子女提醒自己的駕車技術只屬最差的25%之列。)。

說穿了,背後原因簡單不過:自己在某方面技能愈低,就愈難對有關方面的能力作出自我評估;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指人在弱項上所表現出的認知缺陷。以投資決定為例,這方面的認知缺陷在於無法找出投資上的缺點。至於表現出眾的投資者,其實也必須具備「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亦即對自我能力客觀評估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所有不同專業當然同樣重要。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 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 內容由《信報》翻譯,「前沿思考」及「跳出思維定式」分別在《信報》(精華版)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全文)刊出。

hkej.com 訂戶,可登入閱讀全文。

Leave a Reply